2023年,空港新城功能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要求,突出临空特色探索创新。围绕临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新要求,对照《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23年重点工作》文件要求,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不断完善航空枢纽各项功能,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自贸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1
提升枢纽融合发展水平
一是配合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举办第二届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大会暨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促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沿线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协同开放,形成创新发展合力。
二是开通全省首条西安至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并在本月首次探索我省9610跨境电商TIR运输模式,丰富了空港枢纽国际段的有效运输方式,为多式联运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是西咸空港综保区二手车出口业务实现零突破,新能源汽车从空港综保区经新疆口岸运至吉尔吉斯斯坦。
四是依托省口岸公司,构建航空货运大数据平台,对航空物流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为精准服务外贸企业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五是由经开区与空港新城共同组成的西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获批,将提升西安乃至全省冷链物流产业智慧化、绿色化、集约化和国际化发展水平。
六是正式发布《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方案(2023-2035)》,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补齐开放不足突出短板。
2
提升开放平台服务水平
一是西北首个省级RCEP企业服务中心揭牌,对标CPTPP、RCE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企业走向RCEP市场和RCEP成员国企业进入陕西市场提供全链条全流程“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二是按照海关监管最新要求,不断升级改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退货中心仓功能。
三是发挥航空口岸优势,完成首单从荷兰进口的树莓植物种苗,也是陕西口岸首批进境种苗,同时来自白俄罗斯的进口高端冷冻牛肉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这是该口岸获批后准予入境的首单进口冰鲜肉类。
四是举办“服务向西开放 共建丝路文化”为主题的空中丝路文化系列活动,揭牌空中丝路图书馆、空港新城图书馆丝路文化意大利专区、意大利米兰昂布罗修图书馆丝路文化专区。
3
提升制度创新建设水平
一是围绕临空特色,培育“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类业务一站式通关新模式”“创新构建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探索‘空港+电子口岸+海外仓’联动新模式”“探索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新模式”“建立‘3712’企业服务工作体系”等创新案例11项,“陕西自贸试验区聚焦通关便利化集成创新着力构筑内陆地区重要对外开放通道”在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打造航空维修聚集区”评为全省服贸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二是与机场海关搭建“区关协同联动”创新模式,推动“航空货物集拼中心”“双港联动”“港区一体化”等22项改革创新工作。
三是全面推行产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在西安市率先实现政企“双向承诺”新机制。
2024年工作计划
1
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行动
一是发挥好RCEP企业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根据协定规则的调整,动态更新数据化模型;依托单一窗口平台数据深度服务外贸型企业,引导产业升级,招引外向型产业;参照大连自贸区做法,出台RCEP相关扶持政策,打造RCEP产业聚集区。二是积极承接省级层面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压力测试的有关工作。
2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提升行动
利用第五航权政策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在此基础上探索申请第七航权。大力支持航空物流发展先行先试工作,开展航空货运安保政策、管制代理人、海外货站、异地货站、差异化安检等试点。加快推进西安机场净空保护一体化试点,开展军民航空域联合管制试点,提升空域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研究推动西安机场空空中转试点,搭建中转服务平台,规范国际货物转运标准,提升中转保障能力。推进航空货运电子运单应用,实现机场货站与航空公司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筹建TIR跨境公路货运集散中心和卡班中心,争取开通更多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创新空港、陆港联动发展机制,实现空—公—铁多式联运枢纽协同联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货物运输模式。
3
投资贸易便利化提升行动
优化海关监管模式,进一步丰富航空口岸功能,在现有6类口岸功能基础上,积极申建国际邮件经转、首次药品、汽车整车指定口岸。推动在综保区内设置前置货站,探索开展航空货物出口前打板、进口拆板理货等航空物流业务,提升航空物流效能。加强海关监管水平,支持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在会展中心落地实施。支持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或改造升级海外仓、境外商品展示中心。
4
临空特色产业打造提升行动
加大一体化承运人招引力度,争取马士基航空4亚太货运枢纽项目落地,为微软、亚马逊等跨国及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航空物流服务。布局自贸+综保的特色航空维修产业链,一是按照海关总署维修目录进一步明确业务管理机制,理顺业务实施流程,持续提高通关效率。二是围绕维修服务,重点布局一批第三方服务检测机构;围绕人才培育,加快打造人才服务基地。三是发挥虹吸效应,持续招引发动机维修、设备系统维修及关键零部件维修的行业龙头企业。四是依托空侧资源,划定区外保税维修产业聚集区,进一步拓展航空维修业务的物理承载空间。招引会展龙头企业,打造高质量会展产业聚集区。加强与国际化会展集团的互动交流,争取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展会活动落户空港。
5
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提升行动
探索保险机制与融资机制相结合,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工程建设保险。争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对于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简化单证审核手续。推进实施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6
人文交流领域开放创新提升行动
支持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讲学交流、经贸活动等提供出入境便利。对在自贸试验区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技术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提供签证、工作许可、居留和永久居留、驾照转换等便利服务。开展文化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文化产品跨境电子交易,鼓励文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国际业务。深化旅游业资源开放、信息共享、行业监管、公共服务、旅游安全、标准化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