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手机号码
密码
确认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片区风采区 >> 片区风采 >> 正文

《每日经济新闻》两篇文章带你品味秦汉!

来源: 时间:2018-06-20 点击量:252

注意啦!

5月14日

《每日经济新闻》20版

整版报道秦汉新城

 

厉害了我的大秦汉!

生态美、服务优、基础实

——秦汉新城用心打造

“大西安”营商热土

 

秦风汉韵,源远流长

秦汉新城辖区东西走向,连接西安、咸阳两市,又恰处于西咸新区几何中心。作为西安市主城区周边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又兼具生态涵养功能的开发板块之一,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注定要走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

而今,西安代管西咸新区,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有余,西安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已于年初批复。

将视角放大到“大西安”整体蓝图,或至整个关中平原城市群“一圈一轴三带”的宏观格局之下审视,加之多年辛勤耕耘,秦汉新城早已不再是西安向西北延伸至咸阳的一条人口过渡、产业疏解的城郊走廊。

在“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园之城、健康之城”目标的指引之下,秦汉新城的软硬件环境均在持续进步改善。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在秦汉新城,张裕瑞那城堡酒庄和王府井赛特奥莱·机场店已开门迎客,绿地自贸总部基地、恒大童世界项目均顺利落地,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已成功奠基……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围绕“一轴、双核、三带、三区”的产业布局规划,集合了文旅休闲、商务办公、医疗教育、科技创意等多项产业链条的新格局,已经在秦汉新城渐渐展现开来。

 

生态美大西安核心“绿肺”

在若干新城新区竞争激烈的当下,什么是赢得好企业、优秀人才青睐的核心要素?问题的答案当然不止一个,但对一个新晋开发板块来讲,生态环境绝对是重中之重。

秦汉新城南依渭水,北靠泾河,山水林田生态要素齐聚。从成立伊始,生态环保意识就被贯穿渗透到新城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

随着大西安不断扩容,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已渐成为大西安的城中河。历时三年对渭河秦汉新城段的综合治理,已经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成为陕西建设安澜渭河、绿色渭河、美丽渭河的示范性节点工程。

据悉,全长18.6公里的秦汉新城渭河景观带绿化总面积约380万平方米,堤外侧栽植50余种景观绿化苗木,构建出“大水大美”的独特景象。

而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遗迹,秦汉新城还启动了大遗址绿化工程,先后投资2亿多元,对长陵、安陵、昭王如意墓周边进行退耕还林,栽种松柏等多种景观乔木,绿化总面积2万多亩。

 

此外笔者了解到,大遗址绿化工程还将在五陵原区域展开,建成后将形成大西安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廊道。

单就2017年一年,秦汉新城就展开绿化建设项目64个,完成增绿570万平方米,栽植乔木12万株,灌木76.26万平方米。精心打造了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泾渭大道、天汉大道、沣泾大道5条绿化景观示范道路。身处秦汉新城,便能随时观赏到田园之城的美丽景色。

 

服务优领导带头当“店小二”

2017年,秦汉新城成功签约项目21个,总签约金额超1400亿元,比2016年翻了10倍。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随着西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西咸板块在大西安的迅速崛起,在投资者心目中,秦汉新城的价值正在与日俱增。当然,这一切绝非偶然。区域价值提升的背后,必然有其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在顶层设计先行,坚持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统筹兼顾的前提之下,遵守产业片区“一轴、双核、三带、三区”的发展规划招引相关企业入驻。



秦汉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占文认为:

 秦汉新城不能走传统招商的路子,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围绕国家战略和秦汉新城的功能定位来规划产业布局,精选招商项目。

托丰富的历史资源,围绕“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园之城、健康之城”的目标,秦汉新城将文化旅游、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作为主要着力产业。

一方面,在这样“条件选拔、择优引入”的机制之下,确保了引入企业与秦汉新城发展定位的契合性。另一方面,对于招引来的企业和项目,秦汉新城则会尽其所能,提供完善周到的“一对一”服务,确保项目高效落地。

实际上,一直以来秦汉新城始终将招商引资看做“一把手”工程,管委会主要领导会牵头研究,并参与重大项目的洽谈和引进。


杨占文提及新城招商引资时认为:

证招商引资有成果,要靠一流的服务。我们要像保姆一样,把好的优质项目请进来、服务好。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和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是新城长远发展的最大优势。”

当然,在秦汉新城仅仅有积极的服务态度,还远不能达标。对入区企业和落地项目来讲,高效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便捷的办事流程则更加重要。

 

在 秦汉新城,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性”问题被视为关键切入点。而建立一个相对普适的“保姆式”服务体系,则是秦汉新城打造最优招商引资软环境的“杀手锏”。其中,“服务承诺制、服务跟踪制、零距离咨询服务”三项服务制度和“3450”审批改革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陕西荣华集团董事长崔荣华对秦汉新城团队有着极高的评价:

从项目引入落地到建成运营,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保姆式”优质服务。”

2018年5月,秦汉新城开展“店小二上门服务月”,新城通过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等活动,积极为企业解决问题,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基础实“设施+产业”双保险

   去年年底,全国单幅平转最宽、西北地区最重转体桥在秦汉新城正阳大道实现了合龙对接,横跨渭河南北,联接西安市区与西咸新区腹地的正阳大道快速干线通车在即。

作为一条西安与西咸新区之间的干线道路,正阳大道对秦汉新城“三纵四横”,乃至西咸新区“五路四桥”的主要路网框架搭建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只是路网建设,在秦汉新城,学校、公厕、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快速完善。去年11月6日,秦汉新城清华附中秦汉学校初中部工程项目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鲁班奖”。

为改善区内居民生活水平,响应西安市“厕所革命”号召,截至2018年4月底,秦汉新城已经完成了9座附属式公厕的全面开放、新建19座公厕。新建的公厕全为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增设了“第三卫生间”,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秦汉新城不仅在上述看得见的“基础”上发力夯实,更长于在一些看不见的“基础”上下硬功夫。

    长久以来,秦汉新城始终重视区内特色产业的培育。为文化、医疗健康等产业提供了优质的政策及发展平台。

产业发展是秦汉新城开发建设工作的核心,项目建设是新城实现追赶超越的载体。”

这是杨占文屡次提及的观点。

 

大秦文明园区、西汉延陵数字博物馆、“万古秦光”大型光影秀等文旅项目,让沉睡千年的古老历史“活起来”。而秦汉新城与中国惠普共同打造的数字渲染平台自2016年上线以来,已为全国近千家影视动漫、展览展示、建筑漫游企业提供了数字渲染服务。

此外,秦汉新城新丝路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共同打造的《瓦当文字字库》项目已成功入选了国家文物局2017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

 

 

第二篇原文如下

打好秦汉历史文化特色牌

创“一带一路”文化产业之都

早在陕西自贸试验区开埠之初,中央层面对其功能定位做出明确划定:“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一部分,秦汉新城承担起传播中华历史文化的重任。自贸试验区开埠一年多以来,秦汉新城积极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探索文物国际交流的创新模式和文化贸易的新领域。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秦汉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占文亦多次表示,历史文化资源及文物遗产是秦汉新城最重要的宝贝。做好文明传承,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保护起来,另一方面则要拓展思路,让文物“活起来”,走进百姓生活。

探索文化交流新模式

下载一个手机APP,对着陶俑宫女扫一扫,陶俑宫女便可以在你的移动终端屏幕上挥舞衣袖翩翩起舞……

这便是秦汉新城依托互联网、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开发出的“数字博物馆”技术。运用此项技术,埋藏在地下的千年“宝贝”便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博物馆“动”起来走进千家万户。

在秦汉新城看来,博物馆不只可以在科技的加持下绽放新活力,数字化的博物馆,还可以有更多“玩法”。

未来,陕西省内的各个博物馆文物资源将在数字化工程的推动之下被整合起来。届时,将会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发展联盟及其发展基金。

在此基础上,广泛吸纳西部乃至全国各类博物馆联盟成员,共同打造网上“一带一路”博物馆。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既有的国际交流平台亦将被用来拓展国际文物数字化交流,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创产品交易亦是重要的一块。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搭建文创产品交易平台,为进场的艺术品、收藏品、高端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等提供鉴定、评估、保真、交易等通达全球的服务,并以此来推动文物的数字化及文化艺术知识产权的资本化。

发展产业离不开专业的行业研究和政策支持,一些相关的专业化学术论坛亦将同步举办。据悉,从今年起将会举办“丝路国际文物数字化论坛”,以供各国专家学者及官员、从业者进行专业的交流。

搭建文旅产业新高地

有目共睹的是,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文创产业正在秦汉新城快速发展。

去年11月揭牌的秦汉新城数字文化众创空间,是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云、“一带一路”语言翻译及大数据平台等“硬科技”优势,带动影视、动漫、建筑设计等上下游产业集聚。

与此同时,秦汉新城数字文化众创空间还肩负了探索具有秦汉新城特色的“硬科技+文化”的创新型数字经济发展道路的任务。目前已有十几家企业入驻该空间办公。

不只限于产业孵化平台,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历史资源优势和文化氛围,秦汉新城招引了一大批优质的文化、文创及文旅项目。

今年以来,秦汉新城积极创建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基地将为入区影视文化企业提供展示、交流和合作平台,促进其正常运营发展,加速打造陕西影视文化产业新高地。目前,新城已有10多家影视企业入驻,预计到2020年增加到100余家。去年11月恒大童世界落地秦汉新城,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深度发掘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秦汉文化遗产资源,以各类神话童话为基础,融入现代欢乐元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可以预见,未来建成后的恒大童世界,将在西安掀起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新浪潮。

杨占文曾表示,“恒大童世界旅游综合体项目立足历史文化,打造彰显中国文化元素的主题乐园,这与秦汉新城‘文化之城’发展定位及产业体系十分契合,能够有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据悉,在影视业界知名的CG后期公司韩国Macrograph也于今年丝博会期间落户秦汉新城。该公司承制了《西游·降魔篇》《美人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知名影视作品近百部。落户秦汉新城后,将对影视文化产业聚集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