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手机号码
密码
确认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片区风采区 >> 片区风采 >> 正文

中欧班列 刷新纪录!向新而行!

来源:浐灞国际港 时间:2025-04-21 点击量:7

走进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西安国际港站,一列印有“中欧班列(西安)”标志的钢铁长龙缓缓启动,驶向远方。image.png

这里是全球中欧班列最密集的枢纽之一。2025年开年至今,西安国际港站多次刷新该站中欧班列日装车纪录,单日装车最高达1314车;328日,西安国际港站开行中欧班列24列,平均一小时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发出或抵达,创该站单日到发中欧班列最高纪录。

这支横贯欧亚的“钢铁驼队”频频跑出“加速度”背后,离不开陆海联动织密的全球物流网络、数字引擎带动的运输效率,以及多方向多通道带来的稳定增量。

这种“陆海内外联动”的模式,是中欧班列打破地理限制的关键。目前,西安国际港站已与青岛、宁波等沿海港口合作开通6条铁海联运班列,货物“一站式”转运至内陆枢纽,再通过18条国际干线辐射欧亚。2024年,跨里海班列将运输时效从23天压缩至11天,已基本实现“天天班”。

在西安国际港站,我们还见证了3小时换装背后的“效率密码”。数字化平台让中哈铁路、海关数据无缝衔接,集装箱‘即到即办’,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匹配运力,3小时就能搞定!”

这场“效率革命”直接带动企业货运量快速增长。西安普菲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去年发往中亚的货柜从1200柜增长至4000柜。

数字化不仅让物流“跑得快”,更让成本“降得低”。中欧班列智能订舱平台将综合物流成本压缩20%,返程货物分拨站点增加后,企业运费再降10%。在西安国际港站的智能场站系统大屏上,每一列班列的装载进度、货物轨迹清晰可见。“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花钱”正在变成现实。

目前,向西,中欧班列跨里海线路避开传统通道拥堵;向南,在建的中吉乌铁路将打开南亚市场;向北,“西安—塔什干”快线将运输时间砍半。今年1月,首列西安至塔什干的“5日达”中欧班列鸣笛启程,货主惊喜地发现:“比空运慢不了几天,成本却只有空运的三分之一。”

一列列班列宛如钢铁丝带,将我国与数十个欧亚国家紧密相连。但这条路的打通,远不止于铁轨和集装箱。

设施联通的“硬实力”与规则互认的“软实力”双轮驱动,让“一带一路”从倡议落地为共赢生态。而更深层的“心联通”,藏在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中方员工与哈方伙伴的击掌庆祝中,也藏在波兰客户收到“中国造”机械时竖起的大拇指里。

夜幕降临,又一列班列驶离西安国际港站。中欧班列的“加速度”,不仅刷新着运输纪录,更诠释着一个朴素真理:当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合作的纽带越系越紧,繁荣之路自然越走越宽。

从陆地运输到海铁联运运输方式的改变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增大了中欧班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串联能力

从中亚到亚欧大陆从出口为主到互联互通中欧班列(西安)这支“钢铁驼队”正在从西北内陆加速出发铺展开共建“一带一路”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