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何以成为排头兵和主阵地?为你探访揭秘
来源:华商报
时间:2024-10-18
点击量:108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9月27日,“奋斗陕西”2024陕西高质量发展巡礼采访调研活动走进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实地探访西安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不仅可以探索新的改革政策和制度机制,进行先行先试,形成可供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更是能够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推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2017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运行,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如今,经过七年多的实践与奋斗,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已累 计形成716项创新案例,其中39项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8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建设成效显著。此次采访调研活动由华商传媒集团策划推出,将持续到年底。
抢抓中国-中亚峰会机遇
全力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
根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西安区域在全国57个自贸片区中排名16位,在全国28个内陆型自贸片区中排名第5,比上年度排名均有所提升。从古城西安出发驶出国门,中欧班列长安号让“中国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也为外国生产商和贸易商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而在西安浐灞国际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乘上中欧班列这趟“快车”。一位国际物流运营商告诉记者,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西安浐灞国际港、铁路部门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帮助下,公司每月发运数量由最早的10列增长为如今的70列,公司在这两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抢抓中国-中亚峰会机遇,聚焦“向西开放”这一主线和“中亚地区”这一西出首站,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以国际空港、国际陆港为支撑,全力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机坪“直提直装”模式,建成投用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设立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开通国际运输干线18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开行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机场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47条,第五航权航线4条,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七城”通航全覆盖,初步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客货运航线网络。此外,还创新设立西安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在全省首创“二手车出口+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保税+启运港退税”业务模式。2024年1-8月,西安市新增二手车出口备案企业46家,出口二手车3138台,同比增长39%,出口金额8045万美元,同比增长27%;连续多年,西安区域进出口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7%左右。制度创新为核心
39项得到国务院通报肯定 8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累计形成716项创新案例,其中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铁路运输舱单归并新模式”等 39项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8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探索形成全国首家保理公司美元融资业务试点,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全国首个加工贸易“云报核”辅助系统等20余项首创性改革成果。打造了国际航材供应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服务平台、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等10余个功能特色平台。 制度创新的开花结果,也让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自揭牌至2024年7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设经营主体22.2万家,其中包含外商投资企业1073家,新设经营主体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9倍。而为了着力打造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最好的开放型经济聚集区,更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微信办照”、24小时自助信包箱等创新举措,为新设立企业提供免费刻章、免费邮寄、自助打印服务,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办事最多“跑一趟”。设立西安知识产权法庭、陕西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西安受理窗口,加快建设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他们眼中的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
企业实实在在受惠,民众真真切切方便
此次与调研团通行的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改革创新体验官强宜峰介绍,自贸试验区之所以有“试验”二字,是因为它就是为了“政策制度创新试验”而圈定的特殊区域,在这里,为了更好的助力经济发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为灵活的发展环境,各功能区会不断在制度、政策进行探索和创新,在试验区先行试用,一旦适用将会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复制推广,从而让企业受益,促进经济发展。“中欧班列的整车过关、能源金贸区《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创新案例、沣东新城‘构建国际智能检测认证服务机制’以及昆明湖畔的婚姻登记所等都是各功能区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成果。而这些成果也使得企业实实在在受惠,民众真真切切方便。”强宜峰说,通过实地走访,他才发现西安自贸的七大功能区几乎已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不胜枚举。可以说从浩瀚宇宙到智慧农业,从人工智能到茫茫大海无所不在,“你能想象的到吗,在空港新城的一个大屏幕上,你可以实时看到你的装着你产品集装箱正航行在无际的太平洋上,而类似的外贸单集中在哪个领域、什么行业、又将去往哪个国家地区?这样的数据又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样经营参考?又能给经济腾飞插上多大的翅膀?所以,自贸试验区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 陕西省华东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任凌秉认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进行的贸易便利化改革、金融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优化、开放通道建设等制度改革创新举措都实实在在带给了企业发展助力和便捷,“通过贸易便利化改革和金融制度创新,企业能够享受到更高效的通关服务和更丰富的融资渠道,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和融资成本;开放通道建设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特别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使得企业能够更便捷地将产品销往全球各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经营环境,增强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经营稳定性。”任凌秉表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还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如设立创新基金、提供创新平台等,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未来,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信将有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到自贸试验区带来的红利和发展机遇。 点位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开通18条国际干线
“+西欧”集结线路达到24条
9月26日上午,西安国际港站,伴随着鸣笛声响,随着搭载陕西本地企业生产制造的钢结构建设物资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怀揣着陕西、西安“名片”,一路向西开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27日上午,调研团成员来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并参观调研了建设情况。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地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是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基础设施方面,西安国际港占地5600亩,设计集装箱吞吐量540万标箱、运力6600万吨,设置集装箱作业区、快运作业区、特货装运作业区、整车货物作业区四大作业区,建成全国第一个拥有3束6线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无人码头,拥有4.67平方公里的西安综合保税区,以及铁路开放口岸,粮食、肉类、整车进口指定口岸等功能完备的口岸体系,海关监管区面积48.1万平方米。“今年2月,中哈双方合作共建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投入运营,依托中欧班列(西安),这里将建成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工作人员说。近年来,西安持续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探索优化‘枢纽对枢纽’模式,持续完善口岸设施,打造多元化国际化开放平台,进一步发挥西安浐灞国际港作为国家向西开放前沿和陕西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加紧密的合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10多年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跨越山海,坚持高质量、市场化、可持续运行,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勾勒出一幅连接世界的美丽画卷。据介绍,自2013年首开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质效逐年跨越式提升,截至2023年,累计开行21405列,约占全国总量的20%。今年1-7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2998自然列、同比增长28.6%,折合3841折算列、同比增长26.1%,运送货物总重327.3万吨、同比增长19.5%,目前,向西、向北常态化开行西安至阿拉木图、汉堡、莫斯科及跨里海等18条国际干线,“+西欧”集结线路达到24条,主要指标稳居全国第一。点位二:走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一件件的国际商事争端在这里解决
2018年6月29日下午,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在西安市揭牌,陕西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拉开序幕。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曾在揭牌时表示,西安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往今来都是融汇东西方商贸和文化的关键节点,又是内陆型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落户西安,有着有利的地缘优势和社会环境。 经过多年建设和努力,目前,“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第六巡回法庭、最高检“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司法部“三个中心”、陕西省高院国际商事巡回审判庭、西安知识产权法庭等高级别的司法审判资源及国际合作组织为核心平台,引进了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律服务机构,已基本形成“一站式”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要素体系。为涉外企业提供投资预警、风险评估、尽职调查、纠纷解决等商事法律服务,推动陕西以及西安打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和“一带一路”具有影响力的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地。“截至目前,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已参与调解2000余件国际商事争端,此外,我们还定期将涉外法律服务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主要是在法企对接会上收集并汇总企业的一些涉法问题,然后在送法入企的时候把这些案例送给企业,让企业作为一个参考。”27日上午,工作人员带领调研团成员参观了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就在一间间调解室中,商事调解专业人才成功调解了不少国际商事纠纷,有效解决了国际商事争端。据介绍,“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坚持高级别法治平台项目建设和高质量法律服务机构引进并重,自建设以来,坚持招大引强,在法治平台建设、法律产业聚集、司法交流合作、示范创新探索等方面开展了较为务实的工作,将逐步成为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陕西西安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平台。 点位三:已接待观众超过500万人次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为新的城市地标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位于西安城区东北部的浐灞国际港内。27日上午,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外,调研团成员们首先被造型是上下月牙和180根白色钢柱的会展中心会议楼所震撼。如今,其已成为西安新的城市地标。据悉,浐灞国际港是是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是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是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东部新中心,是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是中国-中亚峰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及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安正致力于打造国际会展名城,全市会展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依托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国际港成为了城市会展新格局的核心区域。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自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运营以来,已举办过数届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丝绸之路博览会、国际车展、茶博会、家博会、高等教育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活动,接待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已成为中西部地区会展业发展的坚实力量。未来,浐灞国际港将以欧亚经济论坛、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为依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产业聚集区,成为促进西北地区会展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