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引起科研机构和创投圈的关注。首批实践该模式的是银丰生物陕西公司与延安大学、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初源赛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三个试点项目。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正在重塑创新生态。”西安初源赛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武亮对记者说,“因为这种模式将极大地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相关主体因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价格不确定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武亮介绍道,从科研成果到市场应用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在传统模式下,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一次性买断”,这对企业来说不仅资金投入大,还要独自承担转化失败的风险。许多企业购买科研成果会经过审慎的评估,综合考虑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还要做好转化不及预期或转化失败的相关准备。“在风险高的情况下,企业试错迭代的成本也高,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就低了。”武亮说道。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前的投入和试错成本,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武亮认为,这项创新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敢于进行探索和尝试,加快了科研成果验证和推向市场的步伐。
在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推动下,初源赛尔与西安交通大学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合作渐入佳境。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林敏表示,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参与进来,把更多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让科学研究更快、更好地造福社会。
如今,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不仅在陕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源赛尔带着这一模式“走出去”也获得了其他省份相关机构的认可,现在西部某省一家大型医院正在与初源赛尔积极联系探讨合作,对方希望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这一模式能被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
对于初源赛尔能成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首批试点企业,武亮认为这得益于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我们的很多政府事务对接和课题申报都是在西咸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以及秦创原秦汉新城工作部的同志帮助下完成的,针对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新区、新城两级科技部门的同志比我们自己都上心,邀请我们参加政府座谈会,上门给我们进行政策辅导和政策解读,给我们全面赋能。”武亮说,“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秦创原秦汉新城工作部部长黄迪来到我们单位,为我们面对面的分析试点项目与公司的业务契合点,手把手的帮助我们完成申请。在这么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下,我们更有信心去推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1月12日,西咸新区干细胞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将构建以细胞工程产品、细胞生物技术、细胞临床转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型区域工程技术研究平台,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形成科研机构推动科技创新模式,这标志着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的模式创新推动“政、产、学、研、资”合力构建新的创新生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表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这一创新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也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纵向发展,促进产业生态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