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陕西文物外展中心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挂牌。近300张图片,将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50余年在海外举办文物展览中的开幕盛况和展览实景,以及在台前幕后的工作交流过程娓娓道来。
陕西是“天然历史博物馆”,出土的文物数量多、等级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代表着中华文化,是珍贵的人类文明成果。2000多年前,张骞从古长安出发,开通了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书写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辉煌篇章。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陕西文物再次担当起中国文化使者的重任,1965年陕西省博物馆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碑林拓片赴日本展出,翻开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陕西文物对外交流的第一页。
之后的50余年中,陕西的文物先后出访五大洲的51个国家和地区,游遍世界近200座城市,直接和间接观众超过1亿人次。成为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和世界各国民众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促进祖国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堪称陕西走向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
据了解,陕西文物外展中心主要通过“文物展览7大主题”“开幕盛况”“展览巡礼”“文化传承”“媒体报道”“工作交流”“出版图录”七个板块,用近300张图片配合文字说明展现陕西省对境外文物展览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陕西历史博物馆结合博物馆工作,于近日陆续为“文物外展交流中心”“安全四防指挥中心”“旅游服务管理中心”“国家壁画保护中心”“文博数据演示中心”“文物追索展示中心”“文物修复展示中心”“文物藏品保管中心”“文创产品研发中心”“职工文娱活动中心”十大工作展示中心挂牌,旨在总结过往经验,集中展示博物馆相关业务最新成果,并更好地服务于未来博物馆的建设。